新莊廠房,新莊廠房出售,新莊廠房出租

詠業工商地產-詠騰工業冠軍團隊:提供~新北廠房,五股廠房,新北工業地,新北廠房出售,新北廠房出租,新北工業地出售,新北工業地出租,新莊廠房出售,新莊廠房出租,新莊工業地出售,新莊工業地出租,五股廠房出售,五股廠房出租,五股工業地出售,五股工業地出租,樹林廠房出售,樹林廠房出租,樹林工業地出售,樹林工業地出租,土城廠房出售,土城廠房出租,土城工業地出售,土城工業地出租,三重廠房出售,三重廠房出租,三重工業地出售,三重工業地出租,鶯歌廠房出售,鶯歌廠房出租,鶯歌工業地出售,鶯歌工業地出租,三峽廠房出售,三峽廠房出租,三峽工業地出售,三峽工業地出租,新莊,五股,土城,樹林,三重,鶯歌廠房出售,廠房出

第1頁2224最後頁
共295筆/共30頁
昔「杯王」跌落神壇 桃園2廠房淪法拍要價近25億2024/01/16發佈
有「杯王」之稱的昔日飲料杯大廠安捷企業,由於積欠債務,名下位於桃園平鎮、龍潭的2處廠房,全都淪落法拍市場,2廠房目前一拍底價加總共達24億8642萬元。



安捷企業去年7月由於石姓負責人涉嫌掏高資產、跳票等爭議,遭到桃園市調處搜索並約談,近期該公司名下兩大廠房,其中平鎮廠占地約2048坪、龍潭廠占地約3608坪,雙雙以「清償債務」名義,底價約6億6301萬元、18億2341萬元遭拍賣,預計31日舉行一拍。



此2案依據法院筆錄內容,目前該企業仍營運當中,但為點交案件。不過,法院也強調,此2案分為甲、乙兩標分別進行拍賣,但如果其中一宗賣得價金已足夠清償債務,則其他各標則不用拍賣。



寬頻房訊發言人徐華辰分析,雖說工業型地產在全台尤其是桃園地區,買氣仍有餘溫,但此兩案都屬於桃園市的蛋白郊區,且由於占地廣、建物坪數大,因此總價相當之高,研判仍需等之後拍次,價格與市價相比有明顯折幅,才有機會吸引投資人注意。



高力國際業主代表服務部門董事黃舒衞則認為,近期桃園工業地產延續前3年台商回流的景氣,目前買氣仍相當火熱,例如去年上旬,自動化設備大廠廣運機械,才砸下約18億元購置平鎮工業區的萬坪廠房。不過,此兩案除總價高外,其中平鎮廠有屋齡較高、較屬傳產設備等抗性,雖說屋齡高的廠房著重重建價值,例如此案對面利百代新廠已領頭轉向新式廠房重建,但本案尚有大面積增建廠房,為拍賣需求增添變數。



來源出處: ETtoday房產雲 記者賴志昶

 
戴德梁行標售 竹南園區工業用地2024/01/16發佈
根據2023年10月全國清華安富房價指數,苗栗縣房價年增率達14.81%,為全國漲幅最高,其中科技大廠設點重鎮的竹南科學園區更是亮點,由於具有智慧產業升級、科技重鎮、人才群聚、交通便利及商機正財匯集等優越條件,讓此處土地更加水漲船高。



戴德梁行獨家代理的竹南科學園區科專路1,500坪園區事業專用區土地,採取公開標售方式,標售底價每坪28萬元,法定容積率為300%,如設置公益性設施,容積率可達360%,是設立營運總部或科技廠辦大樓最佳選擇,預定3月15日開標,歡迎踴躍投標。

戴德梁行表示,竹南科學園區位於苗栗縣北側,緊鄰新竹市,擁有科技發展地理優勢,更有完善交通建設及持續進駐科技產業,讓竹南成為廠商擴廠優先考慮地點。目前竹南科學園區已全數開發完畢,廠商已全部進駐,土地一地難求,為因應持續不斷的進駐需求,並強化產業發展的群聚效益,苗栗縣政府計畫採取區段徵收方式再擴大科學園區範圍,將園區東側35公頃農業區土地變更為產業專用區,以滿足產業大規模土地需求,依照縣府規畫,預計2031年可完成開發,提供產業進駐。



戴德梁行指出,此次公開標售的竹南科學園區科專路1,500坪園區事業專用區土地,是周邊僅存稀有可現即開發設廠的工業用地,能即刻滿足廠區擴編或上下游產業鏈的需求。



來源出處: 經濟日報 劉立諭

 
賴蕭配勝出...工商界憂兩岸半年動盪 最關心「這件事」2024/01/16發佈
民進黨副總統賴清德順利當選第16任總統,工商界有憂心也有期許。商總直指未來兩岸恐將長達半年時間「動盪不安」,呼籲賴要想辦法處理。另外選後電價調漲、穩定供電、長期缺工等問題,產業界也都希望新總統上任趕快提出解決方法。



工總呼籲,由於能源轉型延宕、人口老化、基礎建設落後,台灣的五缺問題日益嚴重,工商界由衷期盼,選舉過後,台灣能尋求共識、建立信任、停止內耗,新政府需透過務實推動政策,履行承諾,贏取人民支持和信任。



「新總統要面對的最大問題,還是兩岸關係!」商總主席賴正鎰指出,賴清德當選後,半年內兩岸關係恐將「動盪不安」,這是賴要想辦法去處理的。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則明顯沮喪:「我很希望台灣可以和平,但現在真的很擔心。」不過他也說,還是要看賴清德怎麼表態。



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理事長賴博司表示,支持賴選後,在國與國對等關係下進行兩岸和談,同時也向對岸喊話,要持續利台政策,如此才會讓中小企業有好感。



至於經貿上,林伯豐預期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恐怕無法持續了,台灣經濟會很不好。賴正鎰也悲觀,ECFA可能取消,但要加入RCEP跟CPTPP兩大自由貿易協定又有難度,關稅大幅提高後,我們出口難以維持以前的成長。



工總則憂心台灣產業兩極化成長,半導體為主的資通訊產業一枝獨秀,但傳統產業普遍面臨困境,國外又因欠缺FTA而出口受阻,期待新執政者提出重視產業平衡的政策。



另在能源問題上,賴正鎰指出,選後產業最關心「電價漲不漲」與「穩定供電」兩件事。在核二、三今、明兩年退場、核四無法重啟下,電價會不會大幅調漲?如何能夠不缺電?政府必須要有措施。旗下會員9成是中小企業的賴博司建議,如果電價得漲,那應該再降低離峰電價,讓廠商可以調整產線減輕衝擊。



缺工則是賴博司期待新總統優先解決的產業問題,因少子化關係,很多廠商都面臨缺工,尤其是非都市區更嚴重,工業區總會希望政府能把移工配額提高。賴正鎰則認為要看更遠,2023年台灣已經「生不如死」,出生數遠低於死亡數,政府應仿效國外,趕快訂定一套素質良好的移民政策。



來源出處: 中國時報 王玉樹

 
房市不景氣??個人房地合一稅創新高2024/01/16發佈
根據最新房地合一稅收統計,2023年全年個人房地合一稅收395.3億元,稅收再創歷史新高,反映過去一段時間房價、地價大漲,短期交易帶動稅收成長,而主要都會區之中,又以台中市稅收78.7億元居冠,蟬聯個人房地合一稅收王,同時也是7連霸。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房地合一稅收增加關鍵包括2016年以來房地產的價格大漲,同時每年適用房地合一稅的案件量變多,推估從2016年後買進,每年約30萬棟的移轉量,則2016後到現在已經累計有240萬戶,出售時可能會面臨房地合一稅,且未來適用房地合一稅的只會越來越多,且預售換約也納入房地合一稅收範圍,因此出現即使移轉棟數衰退,但房地合一稅收卻創新高的現象。

 

根據財政部統計資料庫資料顯示,個人房地合一稅年年攀升,2018年僅27.9億元,2021攀升到245.7億元,2022年更一舉衝高到382億元,2023年則寫下歷史新高的395.3億元,反映適用房地合一的件數越來越多,同時房價大漲也帶動稅收增加。

 

以區域來看,台中市雖然不是交易量最大的區域,不過卻是稅收最高的區域,已經連續7年都是房地合一稅收王,2023年個人房地合一稅收飆高到78.7億元,已經接近全國2成的占比,主要因為台中地區房價漲幅超越雙北,同時也是交易量活絡的區域,同時推案量也大,預售換約也要繳交房地合一稅,因此房地合一稅收居高不下。

 

第二名則是交易量最大的新北市,2023年個人房地合一稅收65.5億元,第三名是高雄市的50.3億元,前三名分別都是北中南重要的都會區,稅收最少的是台南市的33.7億元,房價最高的台北市稅收43.4億元。

 

曾敬德表示,近年房價大幅上漲,出售時容易有高額的房地合一稅,屋主應該提前做好節稅規劃,要符合相關規定,另外,國稅局也發現有個案虛灌裝潢費用方式逃漏稅,民眾也要保留好相關單據、裝修契約、金流等資料,合法節稅。



來源出處: MyGoNews 蕭又安

 
新北購屋熱區在這裡!預售屋、中古屋單坪價差近 20 萬元2024/01/15發佈
台北房價高漲,使得新北中古屋和預售屋市場蓬勃發展,而預售屋和中古屋的房價漲幅往往不同,根據永慶房產集團根據實價登錄資料,盤點新北市 2023 年預售屋及中古屋交易量皆在千戶以上的行政區,比較中古屋及預售屋近三年的房價漲幅。



調查發現,預售屋的房價漲幅均高於中古屋的漲幅,而且預售屋房價漲幅皆超過兩成,其中三重區的中古屋和預售屋房價差距最大,房價漲幅差距超過 20 個百分點,2023 年的均價差近 20 萬元,而林口區的預售屋有逾 30% 的漲幅,更是帶動中古屋跟漲。



以 2023 年中古屋與預售屋交易量來觀察新北市的房市買氣,三重區超過 5,000 件交易,奪新北市最夯購屋行政區,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三重區與蘆洲、五股和新莊區相鄰,接近北市,區域內有大型的重劃區,如二重重劃區,因此成為首購及通勤族群的熱門購屋區域。



觀察 2023 年三重區的中古屋和預售屋房價,單坪價差將近 20 萬元。陳金萍表示,三重地區將有新北第二行政中心、東森電視總部進駐,兩利多將促進周邊發展,並吸引人口移入,帶動房價上漲。



陳金萍指出,預售屋部分近三年已有接近三成的漲幅,目前每坪約在 62.8萬 元上下,而中古屋則僅有 6% 的漲幅,相較預售屋漲幅差到 20 個百分點,平均單價落在 45.4 萬元左右,房價相較北市便宜許多,但區域內有重劃區持續發展,未來中古屋房價仍有成長空間。



觀察新北市交易量千戶以上行政區房價及漲幅,發現預售屋部分,近三年平均單價都有超過兩成以上的漲幅,陳金萍說明,近年原物料、工資成本上升等因素,造成預售屋房價不斷上漲,周邊未來若有重大建設或大型產業插旗,就會使得預售屋房價推升,進而拉高中古屋價格。



林口區預售屋近三年房價漲幅高達 31.6%,而中古屋因此受到帶動,房價有將近兩成的漲幅,陳金萍說明,林口地區發展迅速,目前發展核心大多聚焦在三井 Outlet、林口家樂福商圈,隨著產業及重大建設進駐,如國際大廠 ASML 等,就能帶來就業機會,並促使商業機能更加完善。



陳金萍分享,林口地區整體居住環境良好,住宅空間相對台北房屋較大,房價相對親民,導致許多民眾置產,中古屋目前單價落在 35.7 萬,預售屋則在四字頭左右就有機會入手,因此吸引不少雙北居民在此置產。



陳金萍建議,有購屋需求,但預算有限的民眾,可以往新北市的熱門區域挑選,若沒有迫切入住需求,並且看好建案周邊未來生活圈發展,預售屋也是不錯的選項之一;若有短期內入住需求不妨將中古屋列入考慮,因大部分中古屋周邊生活機能都還算完善,入住後即刻享受完備的機能。



來源出處: 財經新報 姚惠茹

 
2024房市利多利空一次看 專家:最終房價可能這結果2024/01/15發佈
新的一年到來,近期房市多空訊息紛雜,有人持續看漲房價,有人認為房市多頭已結束。



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創辦人周昆立表示,2024年有四大利空和四大利多左右房市,最後打平,房價持平機率較高,想等房價下跌可能會繼續失望。



利空方面 利空一、政策打炒房持續發酵 為防止房市被過度炒作,近年政府打炒房不鬆手,無論房地合一2.0版、平均地權條例修法的預售禁轉售與私法人購屋限制、囤房稅2.0版或央行的限貸令,都使得炒房獲利難度增加、投資客淡出市場,房市交易明顯降溫。 利空二、建商餘屋量高、存貨壓力大 近年建商狂推案,但買氣跟不上供給,到2022Q4全國「待售新成屋」高達8萬2,307宅,創史上新高,較2015年幾乎快翻倍。目前新屋與新案市場都去化緩慢,未來一旦囤房稅2.0實施,建商很可能就會需要面對餘屋賣不掉、持有稅賦大幅提升的困境,很可能會出現降價出清的狀況。 利空三、房市價量背離 雖然2023年房市買賣移轉件數可望勉強守住30萬棟的大關,但仍在歷史的低檔區,特別是房價這三、四年,卻大漲3~5成,在價量背離與民眾所得提升有限狀況下,房價回檔壓力愈來愈大。 利空四、出口衰退、資金回流投資狀況趨緩 這幾年房價大漲跟台商資金回流、出口暢旺有關,但2023年政府推出的投資台灣三大方案「資金回流投資」狀況已明顯趨緩,2023年前11月出口值更年減12%,國內外景氣不明、科技產品需求疲弱下, 資金回流與科技業發展題材已難如過去幾年那般強力拉抬全台房市,房價推升力道已越來越弱。 利多部分 利多一、政府釋出協助年輕人的購屋買房政策 為平息年輕人買不起房怒氣,政政推出新青年安心成家方案,許多購屋族紛紛搶進買房,預計這效益無論選舉是否出現政黨輪替,相關支持房市政策都會持續,有助房市買氣回升。 利多二、降息可能會推升買氣 因通膨趨緩,近年不斷調升的利率,出現反轉,以美國來說,市場預計最快3月就可能出現降息,台灣若跟進,有望帶動新一波房市買氣,並持續推升房價。 利多三、綠色通膨 碳費即將開徵,建商蓋房成本上升,不少不動產業者宣稱,徵收碳費可能造成房價上漲15~30%,這也帶動很多民眾的預期漲價心理,房價欲小不易。 利多四、選後政府拚經濟,景氣有機會復甦 總統大選後,新政府為求表現,勢必全力拚經濟,相關建設等利多將持續釋出,而且,台灣科技業出口經歷2023年低迷後,隨全球景氣回升、庫存偏低的優勢下,有機會再啟成長動能,有利房價發展。 周昆立表示,對於2024年房市,目前多空爭辯不休,可確定的是,極端情況不易遇到。今年雖有降息可能,加上有優惠房貸政策、綠色通膨等利多,但政府打炒房未鬆手、建商餘屋量大、房市價量背離、景氣未回溫等利空也在,估計2024年房價盤整,而交易量應該維持平穩機會大,想看房價大跌才買房的民眾,恐怕只能繼續望屋興嘆。



來源出處: 經濟日報 記者游智文

 
新北預售案熱區曝光!這一區新案比成屋貴20萬元/坪2024/01/15發佈
台北房價居高不下,讓不少人移居新北市,使得新北中古屋和預售屋市場非常蓬勃。而預售屋和中古屋的房價漲幅往往不同。永慶房產集團根據實價登錄資料,盤點新北市2023年預售屋及中古屋交易量皆在千戶以上的行政區,比較中古屋及預售屋近三年的房價漲幅。發現預售屋的房價漲幅均高於中古屋的漲幅,且預售屋房價漲幅皆超過兩成。其中三重區的中古屋和預售屋房價差距最大,房價漲幅差距也超過20個百分點,2023年的均價價差將近20萬元;林口區則是預售屋逾30%的漲幅帶動中古屋跟漲!



以2023年中古屋與預售屋交易量來觀察新北市的房市買氣,三重區超過五千件交易,奪下新北市最夯購屋行政區!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三重區與蘆洲、五股和新莊區相鄰,且接近北市;不僅有重陽橋、台北橋、忠孝橋、國道等多條聯外道路,還有捷運中和新蘆線及機場捷運線行經,交通相當便利。區域內有大型的重劃區,如二重重劃區,而生活圈大致落在捷運線周邊,各項機能成熟,因此成了首購及通勤族群的熱門購屋區域。



此外,觀察2023年三重區的中古屋和預售屋房價,單坪價差將近20萬元。陳金萍表示,三重地區將有新北第二行政中心、東森電視總部進駐,兩利多將促進周邊發展並吸引人口移入,也帶動房價上漲。預售屋部分近三年已有接近三成的漲幅,目前每坪約在62.8萬元上下;中古屋則僅有6%的漲幅,與預售屋漲幅相差超過20個百分點,平均單價落在45.4萬元左右,房價相較北市便宜許多,雖然房價及漲幅與預售屋相比有些差距,不過區域內有重劃區持續發展,加上產業加持,未來中古屋房價仍有成長空間。



觀察新北市交易量千戶以上行政區房價及漲幅,發現預售屋部分,近三年平均單價都有超過二成以上的漲幅!陳金萍說明,近年原物料、工資成本上升等因素,造成預售屋房價不斷上漲,加上周邊未來若有重大建設或大型產業插旗,使得預售屋房價隨之受到推升,而中古屋也會受到預售屋的推動進而拉高房價。



其中,林口區預售屋近三年房價漲幅高達31.6%,而中古屋也因此受到帶動,房價有將近兩成的漲幅!陳金萍說明,林口地區發展迅速,交通機能上有國道1號和機場捷運,來往北市及桃園機場都便利;而目前發展核心大多聚焦在三井Outlet、林口家樂福商圈;此外,產業及重大建設也陸續挹注,如國際大廠ASML將進駐新北國際AI+智慧園區等,不僅帶來就業機會,產業聚集也促使商業機能更加完善。林口地區整體居住環境良好,住宅空間相對台北房屋較大,加上房價也相對親民,導致許多民眾置產於此。中古屋目前單價落在35.7萬,預售屋則在四字頭左右就有機會入手,因此吸引不少雙北居民於此置產。



陳金萍建議,有購屋需求但預算有限的民眾,可以往新北市的熱門區域挑選,若無急需入住需求,並且看好建案周邊未來生活圈發展,預售屋也是不錯的選項之一;若有短期內入住需求不妨將中古屋列入考慮,因大部分中古屋周邊生活機能都還算完善,入住後即刻享受完備的機能,不過中古屋新舊狀況、周邊環境不一,買房時需多加留意屋況,才能購得最合適又理想的好宅。



來源出處: 自由時報 記者張瀞勻

 
工商社論》綠色GDP的困境及改善之道2024/01/15發佈
主計總處日前公布綠色GDP,由於污染排放減緩,加以地下水超抽也獲改善,2022年我國綠色GDP成長率2.61%,比經濟成長率來得高,從理論上來說,這代表我們從事經濟活動所帶來的污染,及對生態的破壞已降低了,是個好消息。然而,什麼是綠色GDP?綠色GDP可靠嗎?我們來認識一下。



大家常聽聞GDP,卻不常聽到綠色GDP,事實上兩者關係密切。GDP是指一國一年從事生產活動所創造的附加價值,遺憾的是,自工業革命以來,廠商為了獲利,在生產活動中恣意排放廢水、廢氣,濫墾森林、超限捕魚屢見不鮮,這些經濟活動雖創造了GDP,卻也帶來災難,如今全球倡議淨零排放,就是要在追求成長的同時,也維護生態環境的平衡。



因此,所謂綠色GDP就是在原來國民所得帳上,新增兩本帳,一是自然資源折耗,一個是環境品質質損,也就是經濟活動有害於生態環境的損失,將其貨幣化成兩本帳,自GDP減除,如此即是綠色GDP。如果這兩本帳數字很大,經此一扣,綠色GDP即可現出原形,說明一國的高生產、高所得是靠破壞環境生態創造的,實不可取,如果這兩本帳的數字很小,那是好事,說明生產活動已兼顧環境生態的保護。



這樣說來,綠色GDP應該是經濟生產活動的「照妖鏡」,把人類恣意破壞環境的生產活動給反映出來,是國民所得統計的一大進步。然而,理論歸理論,理論上的綠色GDP是照妖鏡,惟空氣、水、固體廢棄物、森林、地下水、礦產等各類經濟活動帶來的質損及折耗的實物帳編製已屬不易,加以實物帳編出來之後,還要將其貨幣化成為貨幣帳,更是難上加難,由此可知,實務上這兩本帳恐難周延。當然,這不只是台灣的問題,而是各國都有的問題。



我們以2022年的綠色GDP為例,依主計總處估計,這一年台灣因經濟活動造成的環境品質質損是316億元,而自然資源折耗是94億元,兩者合計410億元,占實質GDP的比率僅0.19%,為歷年新低,遠低於2001年的1,145億元,1.20%,這些數字反映台灣的表現可圈可點。



再觀察近九年經濟成長率(實質GDP成長率)與綠色GDP成長率,會發現綠色GDP成長率有七年高於經濟成長率,兩年平手,以2022年為例,實質GDP是21.72兆,減掉污染及質損410億,綠色GDP是21.68兆,綠色GDP成長率2.61%,優於經濟成長率2.59%。從目前所編算的綠色GDP來看,台灣在環境保護上已有很大的進步。



然而,回歸到我們前面所提及的兩個問題,一是列入質損帳或折耗帳的項目夠不夠周延?一是目前採用防治成本法、淨價格法所估得的貨幣帳會不會低估?顯而易見的,如果納入帳本的項目有漏網之魚,又或者如果將污染量貨幣化的過程有低估之虞,則所估得的綠色GDP,就不怎麼可靠。



那麼,我國現在的情況是如何?主計總處官員很誠實的說:「綠色GDP的實物帳仍待充實,例如土壤資源、環境補貼與類似移轉帳等等皆尚未納入。此外,溫室氣體雖有統計,但國際間對於相關效應之質損估算仍處於評估階段,尚無具體評量方法,因此目前也尚未納入質損估算。」



這說明不論是兩本帳的涵蓋範圍,或污染量貨幣化的估價標準,都還有待改善,因此,20年來我們的環境是否如綠色GDP所呈現的這麼好?我們不能過於自滿,因為其中確實有漏網之魚,最大的漏網之魚就是溫室氣體排放仍未列入質損帳。想想,在如今政府淨零排放喊得震天價響,淨零目標的二氧化碳又是溫室氣體的最大宗,一個沒有把溫室氣體納入質損帳的綠色GDP,還算綠色GDP嗎?



我們認為,綠色GDP的確是資本經濟的「照妖鏡」,值得珍惜,其理論架構已屬完備,然而落實到帳本編算上仍有若干困難,雖然若干問題迄今國際間仍在評估,但是我們也必須做好準備。以今日情勢研判,溫室氣體納入環境質損帳一事,已勢在必行,如何克服量轉價的估算問題,行政院應給予統計部門更多資源,方能有成,綠色GDP涉及許多跨部會的資料協商,只有行政院重視並給予支持,相關問題才能迎刃而解,也只有如此,我們的綠色GDP才能更完善,並成為檢視淨零排放目標的關鍵統計。



來源出處: 工商時報 社論



 
土城活力蛻變北台灣最大科技廊帶 創造百億產值新亮點2024/01/15發佈
新北土城為大台北地區西南方的衛星城市,近年正躍升為北台灣最大的科技廊帶,各項發展計畫已陸續運作。其中,新北市規模最大、最具話題性的中工雲宇宙AI智慧產業園區即將於2025年完工,受惠於捷運板南線、科技園區、大廠陸續進駐,讓土城的廠辦需求強勁的投資熱點,預期將帶動更大的人口流動和產值增長。



土城做為政府五星計畫及環狀線的重點發展區域,年年都有重大建設,並吸引全球頂尖企業投資,如鴻海總部、中工雲宇宙、長虹智慧園區等。這些企業的進駐,為土城提供了優質的工作機會、便捷交通及完善的生活機能,使土城逐漸轉變成北台灣科技廊道的核心樞紐,成為金城的代名詞。



近年來,不少台商回流投資選擇在土城落地,主要在於其卓越的交通優勢。新北市政府城鄉發展局計畫審議科科長許仁成說明,北二高於82年完工通車,台65線已可連接國道1號高速公路,並有三條捷運路線,包括載客量最高的板南線、以及未來的三鶯線和新北樹林線等,讓土城永寧地區未來一站可至頂埔科技園區、兩站抵達樹林大同科技園區、三站直抵遠東通訊園區等,未來再結合大柑園產業園區,將形成北台灣最大的科技廊帶。



許仁成表示,土城永寧早期就被納入捷運系統用地,未來將以公共使用為主。交通局計畫建立轉運站,周邊工業區也正進行轉型規劃,包括辦理中的長虹智慧園區、中工雲宇宙AI園區預估將提供2~3萬個就業機會。



土城也是許多上市櫃企業發跡的風水寶地,其中中工投資150億、鴻海投資75億於中工雲端智慧園區擴廠,而長虹也斥資百億於此打造史上規模最大的智慧園區,土城儼然成為北台灣科技廊道最關鍵的核心樞紐。



長虹建設董事長李文造指出,土城對廠辦的需求非常強勁,經過深入調查發現,當地廠辦基本上一推出都會火速銷售一空,因此長虹正計畫在土城興建成一個高達一萬坪的產業園區。



長虹建設總經理李耀中說明,過去長虹集團深耕內科發展多年,然而內科用地已達95%的高度飽和狀態、北士科則是腹地較小,不像土城廣闊,而且長虹集團看準土城交通便利、鄰近頂埔及永寧科技園區以及鴻海、正崴、耀華等大型企業的廠房,使其成為投資的理想地點,期許透過科技園區的串聯,帶進更多人口,進一步推動土城的科技產業和經濟發展。



高力國際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也說明,土城工業區有數個至少10萬~20萬坪的大案重建完工落成之外,整個產業升級的趨勢也非常明顯,如今土城已經不是傳統製造業,而是新時代的現代物流或高端的辦公室甚至是企業總部,蛻變已然成形。



除了有含金量跟運轉量最高的捷運板南線加持之外,土城也因為司法園區跟諸多高科技產業進駐而蓬勃發展,預計吸引超過3萬高收入、高素質的白領階級移入,帶動產業轉型、區域升級,龐大的就業人口紅利成為下一個南港指日可待,讓「土城」搖身一變成就北台灣未來的「金城」。



來源出處: ETtoday房產雲 

 
工業土地不再制霸!2023商用不動產充滿驚奇 商仲:今年靠兩股力量支撐2024/01/15發佈
戴德梁行公布2023年度不動產市場交易統計及2024年度,2023年商用不動產交易總額約1,300億,略超越2022年水準,不過,因壽險投資幾乎退場,全年結算交易金額大於1億元的筆數共119筆,較前一年度減少19筆,並寫下近3年新低。

戴德梁行表示,解析其中組成,辦公及廠辦大樓交易全年合計過770億元,是全年投資市場重要支柱,而其中本土企業以自用為目的,購置總部或研發中心成為重要買盤,適時填補壽險所讓出的缺額。

展望2024年,沒有REITs可供清算,投資市場動能將依靠二股力量支撐,首先,在升息循環終止前,本土企業購置或升級企業總部的投資需求仍將扮演重要角色。另一方面,倘全球利率政策如預期般進入降息循環,則停滯已久的壽險資金亦將逐步重回市場,成為另一股重要力量。

土地市場方面,2023全年土地交易量為新台幣1,129億元,是繼2016年實施房地合一稅以來之次低記錄,相較於2022年量縮高達新台幣589億元。戴德梁行表示,2023年初延續2022年央行按季升息之趨勢,且受國際政經局勢持續動盪、原物料及工資雙漲等影響,導致2023上半年合計之土地交易量竟低於過去5年之單季平均交易量。不過,過了2023年第一季,央行不再升息,營造工程物價指數漲幅亦趨緩,開發商從下半年起投資信心才開始回穩,結算到年底終究是驚喜突破了。

戴德梁行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所長楊長達指出, 2023年度量縮最明顯的土地類型是工業土地,緊縮至新台幣275億元,相對於2022年度量縮高達620億元。楊長達分析,近5年全台工業土地漲幅驚人,就製造業而言,工料雙漲已不斷侵蝕獲利,工業土地飆漲至今顯然已到了製造業購置生產用地的成本極限。工業土地不再制霸,商業、住宅、工業土地交易量佔比回歸基本盤,價格方面則唯有精華區土地才看得到持續追價力道。



展望2024年,戴德梁行進一步分析,修法後的平均地權條例、房地合一稅、囤房稅及選擇性金融管制等一系列房地政策已有效阻斷投機及削弱投資目的之房地交易行為,房市交易回歸自用需求的基本面,是促使建商儲地備用轉趨保守的主因,自用目的購屋的基本盤仍相對穩固,對於土地市場仍有激勵作用,儘管房地政策短期間無鬆綁跡象,預估2024年度土地交易量仍有超越2023年的動能。



來源出處: 自由時報 記者朱語蕎

 
第1頁2224最後頁
共295筆/共30頁
聯絡資訊
地址:新北市新莊區五工三路79號
電話:02-22775353
02-22775353客服電話
傳真:02-29970011
網站QR Code
http://www.新北桃園工業地廠房買賣租賃.tw-Web-QR-Code
Line QR Code
http://www.新北桃園工業地廠房買賣租賃.tw-Line-QR-Code
網站資訊
瀏覽人數:190,690
房仲登入:登入
免責聲明:House-Info房屋網平台系統為租用式開放房屋買賣網站建置平台,僅提供會員查詢-新莊廠房,新莊廠房出售,新莊廠房出租-等房屋資訊參考,並不涉入任何諮詢、交易。 物件(服務)聯絡人公佈的資訊、文字、照片、圖形、產權、廣告內容、或其他資料若有不實或違法情事,或與客戶聯絡交易過程中若衍生民事或刑事等法律問題,皆與House-Info房屋網站無關,所有商標、文章、名稱等版權,皆歸屬原著作者所有!